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方案

发布者:王传彪发布时间:2019-04-27浏览次数:803

中传教务字[2013] 7号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简称本科教学工程)的相关精神,制订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目的及意义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中国传媒大学把传媒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攻方向,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我校一贯倡导创新主导、自主实践、多点结合、贯串全程,拓展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科研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氛围。通过自主实践,学生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有利于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增强广大本科生对探索新知识和学习的欲望。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人才培养的新举措落实到本科培养方案中,在强调“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为目标。2011版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学校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在学校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下,构建适合各专业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创新能力、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教育环节累计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平台,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创新实践活动,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方案的保障及条件

1.组织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训练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任主任,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技处、文科科研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及学院主管教学的负责人。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监督训练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为项目具体组织实施部门,专门负责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实施、检查、验收等管理环节。

2.训练计划的场地、仪器设备保障

教务处及资产管理处共同协调教学、科研的实验资源的使用,仪器设备的借用以及相关场地的使用等事宜。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相关实验室、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面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开放。

3.经费管理与使用

项目经费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安排和使用。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但需经指导教师的审核批准。

4.制度保障

一是制订相关管理办法、经费使用办法、结项验收规定等相关政策制度,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在学生培养方案入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创意识和创业能力。我校2009年在培养方案中设立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创新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过验收评审后可获得相应的实践创新学分。

三、计划的运行与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属于B类院校,在“十二五”期间在完成42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建设任务。我校训练计划的实施方案是根据我校学科特点、专业优势等因素,制订的适合学生提高创新、创意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这三类项目在运行和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校将分为三种模式进行管理,以便使得这三类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运行与管理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训练项目的设计、项目的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新训练项目采用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训练项目相关要求

面向对象:为校内各专业二、三年级全日制在读本科学生,项目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团队一般为2-5人,鼓励团队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

创新训练项目周期:项目周期为一年,重点项目为两年,经创新创业训练指导委员会认定的特殊项目可适当放宽;

指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应在专业领域有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高职称者;

2.宣传与推广

在创新训练进行立项前,进行创新训练项目的宣传活动。宣传与推广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创新训练项目的参与形式、锻炼与收获、训练项目的意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训练项目中来。宣传与推广的方式以宣讲会、网络平台发布和张贴海报。宣传与推广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

3.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

创新训练项目申请需以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鼓励项目组成员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申请内容应是学生在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艺术创作有浓厚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我设计、自主研究、自我管理的研究项目。申报时间一般安排在四月。

校内各学院创新创业训练指导组负责宣传、公布院级申报指标、进行项目指导、协调指导教师、进行初评、上报初评结果等工作。

学校指导委员会将组织复审工作,复审采用现场汇报答辩的方式进行。现场汇报答辩包括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汇报项目的申请理由、研究内容及创新性、项目实施方案、实现预期目标、经费预算等内容;另一个环节由评审专家组对申请项目进行提问。专家组根据项目的答辩情况进行评分,评选出优秀项目进行公示并报教育部备案,方可成为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正式项目。专家组一般由3-5人组成,专家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或以职称的专家。

4.创新训练计划的项目任务书

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方案,与指导教师沟通修改项目方案、预期目标等内容,并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任务书》。《中国传媒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任务书》是项目过程评定、中期检查以及结项的依据,项目团队(或个人)、指导教师、学院创新训练组、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存档一份。

5.过程监控与中期检查

过程监控采用的是项目研究日志与月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日志是记录项目组(或个人)会议、获得的研究数据、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阶段性的评价和指导。月报则是记录当月项目级(或个人)的研究活动、研究总结。通过研究日志和月报,可以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把握项目进度,督促项目的开展。

中期检查是对项目阶段性的验收,检查通过的项目继续进行,检查未通过的项目将对其进行限期整改并冻结经费使用。对限期整改仍未合格的项目将取消项目继续开展。中期检查采用的是现场汇报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专家组将对项目的进度、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专家组一般由3-5人组成,专家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或以职称的专家。

6.项目的变更

项目运行中因中期检查未通过、项目组申请中止项目或验收未通过的项目将取消在教育部备案资格,空余名额将从其他级别项目递补。

项目的人员、指导教师、研究方案等,在项目运行中均可提出变更,但已变更过的将不允许现次变更。

7.项目的结题验收

创新训练立项项目运行周期结束后,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总结报告》(简称项目研究总结报告)。结项评审采用现场汇报与答辩的方式,汇报的主要内容是项目运行情况、研究成果、心得体会等,现场专家与项目组成员交流提问与项目相关内容。专家组根据结题评审与答辩的成绩,项目将予以优秀、良、合格和不合格的评定。优秀、良、合格项目将给项目组成员和指导教师颁发结题证书,对于项目研究成果不符合基本要求,被评审专家组判定为“不合格”的项目,将被要求限期改正并延期结题,如仍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结题,学校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并冻结剩余项目经费。

(二)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运行与管理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不同于创新训练计划,它的运行方式更灵活、运行周期更短。我校的创业训练项目采用的是以课程培训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运行周期为3-6个月。创业训练项目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激发参与的团队竞争意识。以讲座和培训的方式对参与团队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学习与实践进行交叉、融合。竞赛与培训二者相互依托,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意能力、策划能力、领导能力、公关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业训练项目的具体方案从以下内几个方面展开:

1.宣传与推广

在创业竞赛开始前,进行创业训练项目的宣传活动。宣传与推广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创业训练项目的参与形式、锻炼与收获、训练项目的意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训练项目中来。宣传与推广的方式以宣讲会和张贴海报和网络信息为主。宣传与推广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

2.创业训练项目的立项

创业训练项目的立项内容以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撰写创业报告为主。申报项目必须以团队进行报名,每个团队要求有一个指导教师,同一名指导教师不能指导多于2个团队,团队人数一般为5-6人,具备较高水平的团队将评定为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

3.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创业训练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创业的知识、创业的方法的主要方式。在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后,以课程和讲座的形式,对创业相关知识进行讲授。

4.创业训练项目的结题

创业训练项目的结题以竞赛形式进行,创业训练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采用的方式是评审参赛计划书(或报告),复赛采用的是现场答辩的方式。结题成绩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将,数量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进行设定。

5.创业训练项目经费以奖励的形式下拨,项目总金额不变,项目具体经费将由竞赛获奖等级决定。

(三)创业实践项目的运行与管理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前期创新训练的成果或者其它创作、研究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项目相比创新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对学生个人、学生团队以及指导教师要求更高,同时在工作场所、运行模式、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等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特点,创业实践项目重点支持文化创意类项目上,并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创意产业孵化器这个平台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孵化模式分为入驻、孵化、出孵三个阶段。创业实践项目经过申请及审查入驻孵化器。在孵化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将对入驻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创业指导、宣传推广、投融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资质代理、财会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商务配套等内容的指导与服务,从形成以学生团队、指导教师团队、品牌公司三方交互推动的模式。

创业实践项目的运行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教育部及学校配套经费进行支持;另一部分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和平台进行筹资。

创业实践项目的收益将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创业实践项目的运行管理由指导教师团队和孵化器运行团队和项目团队共同根据各自的职责进行管理,团队成员因不可抗拒因素不能继续项目时,可申请退出团队,团队根据项目需求遴选成员加入。参与创业实践项目学生的教学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订,部分课程可采用免修、自修等形式进行,在保障学生学业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相关要求。

创业实践项目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性项目,在入驻孵化器后,要根据项目发展设想进行目标评价,可设定一个预期目标,这个预期目标可包含策划、创意、团队、产品、市场、生产、营销、服务、成本、利润、风险、资金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量化的策划方案。策划方案的各个参与方同学校签署相关协议,项目将根据策划方案执行,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度调整,项目的运行情况作为检查和结项的主要依据。

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创新,其评价体系也需要建立,评价体系要过程收获与成果共同考量。创业实践项目的结题验收,将以过程为主,兼顾创业成果。结题内容包括创业实践总体汇报、实体成果验收、指导教师团队等验收环节。